脑瘫的病因与分类 一、定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婴幼儿在大脑未发育成熟之前,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非进行性损害或损伤,造成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障碍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视觉、听觉、言语、行为、情感等障碍的一组综合征侯群,它不是单一的疾病。
二、脑瘫定义的要素:
1、中枢性:脊髓前角细胞以上部位的神经系统受损;
2、发育性:受孕出生后四周;
3、非进行性;
4、永久性。
三、脑瘫的直接原因:
脑损伤和脑发育不全;高危因素主要为:窒息、未成熟儿和重症黄疸。
1、出生前原因:
(1)、胎儿宫内慢性缺氧:母亲妊娠期合并其他疾病,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感染、子宫出血、过期产、胎盘老化钙化等,难产过程如臀先露、头盆不称、胎膜早破、胎盘异常等。
(2)、母体因素:母亲妊娠年龄不到20岁及40岁以上,最佳年龄25~34岁。多胎妊娠、母孕期做过妇科手术、有外伤史、中毒史以及不合理的用药史(含保胎药)。母亲智力低下、吸烟、接触放射线等,妊娠期患各种感染。
(3)、遗传因素:基因异常、染色体异常。
2、 出生时原因:
(1)、 急性胎儿宫内缺氧:(主要指分娩过程中发生的窒息)
常见的原因有:产力异常;脐带异常(过长或过短、打结、缠绕、脱垂、扭曲以及脐带附着异常等);胎盘附着异常(如前置胎盘);难产、急产、异位产、异常先露、内倒转术、产钳胎及助产、头盆不称;催产素、止痛药与麻醉药物使用不当等。
(2)、胎儿因素: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过期产儿、巨大儿以及双胎或多胎儿等。
3、出生后原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外伤、颅内出血、呼吸窘迫综合症、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症、吸入性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感染性急病以及胎儿的心肺发育异常所致的新生儿期呼吸障碍等。
四、脑瘫的分类:
1、痉挛型;
(1)、痉挛高张力:两腿交叉,交足,足外翻,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等。上肢呈手关节掌屈,拇指内收,指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屈曲等。
(2)痉挛挛缩类:剪刀步,足尖畸形。
(3)痉挛低张力:肌肉松软,无力,动作迟缓,反应能力差。
2、手足徐动型;
肌张力忽高忽低,变化无常,肌张力在肌痉挛时增高,肌松弛时降低,呈间歇的、缓慢的不规则的手足扭转运动。是由于新纹状体(尾状核与壳)的损伤所致。
小常识:除手足徐动外,新纹状体损伤所致的还有舞蹈动作、扭转痉挛和肌痉挛。
舞蹈动作:颜面或肢体的近端突然出现迅即变换的无节律的多动称之为舞蹈,如眨眼、皱眉、吮唇、伸舌、做鬼脸、肢体舞蹈等,影响语言、发音及吞咽动作,影响手部日常的随意动作。
扭转痉挛:躯干徐动,行走时躯干扭转运动或呈螺旋形运动。
肌痉挛:发生在个别的肌肉或肌群的短暂、快速、大小不一、不规则的收缩,轻者不妨碍关节运动,严重时肢体痉挛。
3、共济失调型;
4、弛缓型;
5、混合型。
|